赵朴初解答佛教常见问题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24 07:40:16 阅读数:29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声闻乘的引证解释声闻乘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1、声闻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声问”。音信。引《国语·越语上》:“寡君句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孙叔敖、沉尹茎相与友,叔敖游於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2、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这是二乘的不同处。

3、声闻者,为小乘行果,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观,终于现世,闻如来之声教,悟四谛之理,证阿罗汉果。因闻佛声教,故名声闻。

4、阿那含的引证解释是:⒈梵语音译。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还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名。

5、拼音是:wénshēng。闻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听到声音。引前蜀毛文锡《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6、泛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用手轻轻的弹奏琴弦。不专门指一个人或事,而是一类人或事。引证解释⒈亦作“泛指”。⒉谓手指轻弹琴弦。

佛教常识答问的介绍

采用答问的形式,对佛教的源流、佛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佛态度都作了详细的表述,涉及了佛教方方面面的知识。读完本书对佛教就会有全面透彻的了解。 国内印行已达数十万册,被译成日文、英文、韩文等多国文字,畅销海内外。

禅;静虑,静思也。用实相说就是以一个所缘为主体,训练、并且让心紧紧围绕在这个主体上,这样的行为即可称为参禅、禅思等等。盘禅;是在达到一定醒悟的时候,接受禅师及同修之间的一项测试,也可以称谓验道。

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若是自己都不太明白自己的根性的话,推荐你根据释迦摩尼佛当年所指引的“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来学习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适合所有根性的人,而且方便、稳当、快速、成就还高,特别适合现在这个时代。

必须知道的常识是:佛教是佛陀多元文化教育的简称。三教九流的三教指儒,释,道。古时没有学校。民众的知识教养就靠三教。如果把佛教当迷信。已经南辕北辙了。就是求锤得锤了。

赵朴初的《佛教常识问答》

赵朴初,作为中国佛教学协会的会长,像历代的大德高僧那样精研佛理,阐扬佛法,普及佛学基本知识。他一生致力于破解佛学的迷信魔障,倡导积极入世的人间佛学,为世人指点了一条生活修养和抵达澄明之境的正途。

想明白这个问题,必需先把佛教放到一边(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放下),去了解佛法的真实义谛,要注意的是佛教和佛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六度,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赵朴初居士对“六度”的解释(选自佛教常识问答): “度”梵语是“Pāramitā 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学佛入门,念的经书是有指定的。高僧大德有这方面的开示。

佛门入门必读的书是《因是子佛学入门》和《佛教常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