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06 17:40:14 阅读数:38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氧化性指什么?

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或部 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2、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3、“氧化”是指自由基电子转移发生反应的过程。因为自由基电子转移过程常与“氧”有关,所以该过程习惯称作“氧化”。氧化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离开氧化众多生物将无法生存。但是,氧化绝对不能过度,过度就会对机体产生严重伤害。

氧化性详细资料大全

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2、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3、氧化性就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 ;部分高价金属:Fe3+,MnO4-等等。

4、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5、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或部 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6、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如:部分金属单质(中学阶段认为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实际上负价金属非常常见),部分非金属阴离子:Br-,I-等等。.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一般兼具还原性和氧化性。

什么叫做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或部 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是指自由基电子转移发生反应的过程。因为自由基电子转移过程常与“氧”有关,所以该过程习惯称作“氧化”。氧化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离开氧化众多生物将无法生存。但是,氧化绝对不能过度,过度就会对机体产生严重伤害。

氧化性是指原子或原子团能够得电子的性质。氧化性大小反映了得电子能力的大小,比如:Cl和H化合,生成HCl,Cl得电子,变成负一价氯离子,体现的就是氧化性。H原子体现了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常见的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的一般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常见的物质处于低价态的一般具有还原性。

什么是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或部 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定义 如: 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 部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 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性质叫氧化性。2H2+O2=2H2O反应中,2H2失去了4个电子,被一个O2得到了。H2的性质是还原性,O2的性质是氧化性。一般可以通过化合价所处的位置判断有无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氧气常作为氧化剂,有氧化性)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或部 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