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轧与压制的不同之处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16 21:45:13 阅读数:18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三个分裂时代有何异同

由此可知,五代十国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都有相同的背景环境: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而诸侯亦无力取而代之,这使得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分裂原因:汉朝统治天下后,借鉴了西周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县制,并且剪除了诸王势力,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封建政治体系。

晋分为西晋和东晋。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安禄山的大军为何如此强悍呢?

1、安禄山的军队久经沙场,是多年在边关经过磨砺的,战斗能力十分强劲。而守卫京城的部队,却由于唐朝承平的时间太长,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仗。

2、因为就算安禄山敢造反,他手下的将领也不敢反。毕竟道理摆在那里:一个藩镇造反,周围两个藩镇必然要出兵平叛。等中央军赶到时,安禄山就完蛋了。

3、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安禄山那叫一个猛,先后攻破洛阳和潼关,最后甚至占领了长安一带。究其原因还是唐玄宗的几个重大失误,首先就是所谓的强枝弱干政策。

4、安禄山所率领的叛军,纸面实力在当时的唐军中并不是拔尖的,他之所以能攻下长安、逼得李隆基仓皇而逃,主要是由于唐朝军力分布外实内虚,以及朝廷内部倾轧、自废武功所致。

5、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大唐王朝的虚假繁荣,在“富庶,强盛”所掩盖下的大唐王朝,彻底暴露出了自己的虚弱,腐朽,落后,自此由盛转衰。

西魏和北周政权在南朝的相互倾轧中得到了什么好处?

1、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各自为政, 有刘宋、萧齐、梁、陈四个政权, 合称南朝。与此同时,北方也是同样的情况,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个政权合称北朝。

2、这段时间,北方民族,入主中原,推行胡人的统治,同时学习汉族文化,借荐汉人的先进经验,这就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3、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7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如果蜀国北伐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韩信,北伐能否成功?

1、如果魏国内部不出大问题,蜀汉就没有机会!天道难更易!恩,可以这么说!自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兵出二路夹击中原战略宣告破灭,自此蜀汉可以说就没有了机会。

2、如果蜀国的北伐不是诸葛亮,而是韩信统军作战。结果可能会对北伐军有利。事实上压根不用换上韩信,只要诸葛亮肯放权,启用魏延或者姜维统军北伐,自己坐镇后方,结果可能都会好一些。

3、不能。解释分析: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把诸葛亮换成韩信,韩信带领蜀国的军队北伐,那么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

4、不能,蜀国北伐本身就不是多么优秀的决定。三国之中蜀国人口最少国力最弱,在夷陵之战后基本就确定了魏国最强,吴国其次,蜀国最弱的大局。蜀国败不是战术指挥,而是实力不足,战略上出错。

5、实际上,北伐的时候,基本上只有诸葛亮的蜀国在和魏国孤军奋战,没有其它国际力量加入。有人可能会说,韩信能说动其它诸侯国,是因为诸侯国多,力量又分散,好做,诸葛亮没这个条件啊。其实不然,诸葛亮有很多事情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