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的来源是什么?(雷声的来源是什么)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05 00:25:49 阅读数:5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打雷是怎么形成的

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

雷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云朵之间会产生正电核,同时也会出现摩擦的情况,并且大量的放电。也会产生高温,所以才会出现大气的迅速膨胀,最终能够听到的就是雷声。雷与电通常是相伴出现的,一般出现在夏季的午后或傍晚。

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此短时间内,窄狭的闪电通道上要释放巨大的电能,因而形成强烈的爆炸,产生冲击波,然后形成声波向四周传开,这就是雷声或说“打雷”。

云体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与大气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摩擦过程中,大气会升温并迅速膨胀,最后产生巨大的声响就是雷。

打雷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下雨时,乌云密布、空气潮湿。此时电荷中和时会瞬间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从而将周围的空气加热膨胀到30000摄氏度的高温。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振动,而此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雷声是怎么来的?

冲击波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它的能量很快衰减,而波长则逐渐增长。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见的雷声。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一定有振动,雷声是放电引起的空气的剧烈振动产生的。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大山、高大建筑物及云层、地面的多次反射从而多次产生回声,连绵不断的雷声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雷声和闪电都是强大电流通过空气,使空气瞬间受热而产生的。

中下部带负电荷。当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到达某程度时,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就会出现放电的现象,发出强烈闪光,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闪电。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热能,令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声音而造成隆隆雷声。

雷声是由什么产生的?

依据德怀尔的闪电形成理论,这些高速电子在电场中伽马射线或者X射线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与大气层其他微粒发生碰撞便产生强大的雷鸣声,并释放出电荷。

雷电形成于大气运动过程中,其成因为大气运动中的剧烈摩擦生电以及云块切割磁力线。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雷声是在闪电发生后0.1到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的声波产生的。伴随闪电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听起来,雷声可以分为多种。

雷声是在积雨云放电时发生的。在积雨云中通常有三个带电体,即云顶带正电,云的底部带负电,云底的上升气流比较强烈的区域又带正电,并且象影子一样随云流动,它们之间的电位差能达1000千伏/米。

雷电是空气与云彩摩擦,产生类似不同电荷的正负两种能量相吸,使云层产生相撞,相撞使云层振动发出雷声。相撞接触面的弹性、塑性变形的能量,来不及传递,便瞬间转换成电子变轨冲撞电子轨道,形成闪电现象。

闪电通道急剧膨胀产生的冲击波退化而成的声波,表现为伴随闪电现象发生的隆隆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