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画的士人的另一个意义是什么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10 16:15:31 阅读数:3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真画师文言文阅读答案

1、文言文《真画师》中因之舍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到,去 庄子在 《外篇·田子方》中,塑造了一个真画师的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2、小臣去,回来禀报:“那家伙回房间,脱成了半裸体 ,斜坐炕上,两腿张成八字,真是一副傲慢相。

3、庄子在《外篇·田子方》中,塑造了一个真画师的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

4、随即回馆舍去了,而且解开衣襟裸着身子盘腿而坐。由此看出,此人已超脱世俗,忘利,忘名,忘身,外界的一切干扰全部消失了,内心一片空明虚静,可以与“画道”相合了,所以宋元君判断此人“是真画者也”。

5、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是什么意思啊?

1、自古以来擅长画画的不是衣冠贵族,就是世外高人,逸士名家,他们都是名动天下流传千载的,不是鄙薄卑贱之人所能够画出来的。

2、C 试题分析:“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高逸之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强调了作画者的身份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认为,善长作画的人的修养比较高。

3、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4、’ 舜举 答曰:‘画家画也。’”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

5、宋朝顾骏之常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

6、自古善画者,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所能为也。 又曰:南齐宗测,字敬微,炳之孙也。善画,传其祖业。志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是什么意思?

1、东安:古地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善:善于;擅长。 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轴:画卷 邑令:县官 漫:漫不经心,随便 旦:早上。 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

2、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3、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善于作画,画了一幅鼠图,送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爱惜它,把这幅画随意地挂在墙上。每天早晨经过挂画的地方,那幅画总是落在地上,挂几次落几次。

4、(1) 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善,精通,擅长。 (2) )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3) 邑令:县令。 (4) 漫:漫不经心,随便。 (5) 旦:早晨。 (6) 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