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的生态特征与保护现状(白鳍豚生活在哪里?)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28 02:28:38 阅读数:3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白鳍豚的资料

1、白暨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白暨豚体呈纺锤形,体长5-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

2、白鳍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属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

3、白鱀豚(学名: Lipotes vexillifer ;媒体常写作“白鳍豚”或“白暨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及附近的河流、湖泊内。被认为是当前最接近灭绝的水生哺乳动物,有“长江女神”、“水中大熊猫”之称。

4、白鳍豚(bái jì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白鳍豚,如今它的种群数量如何?

世界上还剩多少只白鳍豚具体是不清楚的;大概有三百多只;白暨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还没有,鳍豚属鲸目的哺乳动物,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也是世界上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稀少且为中国特有,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

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白鳍豚简介

1、白暨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白暨豚体呈纺锤形,体长5-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

2、白鳍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3、白鳍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属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

4、白鳍豚简介 白鳍豚是一种生活在淡水河流中的鲸类动物,也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的体型较小,成年体长约2-3米,重量约100-150公斤。

5、白鳍豚(图2)——我国特产的,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图2白鳍豚为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是世界上仅有四种淡水豚中最少的一种,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