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确诊病例涉嫌隐瞒接触史,遭立案调查(杭州确诊患者)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07 23:14:59 阅读数:6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12月14日大庆疾控提示浙江杭州1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布

1、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风险提示详情如下浙江杭州1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布12月13日,杭州报告第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集中隔离人员。12月7日以来,杭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

2、请与已公布病例轨迹有交集人员及有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主动报备。主动报告14天内活动轨迹及接触史,不参加集聚性活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积极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及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3、如与确诊病例轨迹信息有交集,要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及辖区疾控中心报备,主动报告14天内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并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浙江一确诊菜市场摊主曾隐瞒行程被立案,她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造成社会上更多的人被感染。这次肺炎感染非常强,有一名男子出门买菜没有戴口罩,仅仅用十五秒的时间就被感染了,由此可见病毒的厉害。

往往就是自己隐瞒行程,导致您的家人朋友以及你接触过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我们应该有大局观,不要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害人害己。而我觉得这个菜市场摊主最主要就是对他隔离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在回来之前他没有提前报备,而且还故意的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行程,在后期相关部门展开流调的时候他还隐藏了自己的活动轨迹,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涉及到了违法的层面。

男子从西安到浙江隐瞒行程被警方拘留,隐瞒行程很有可能会扰乱社会秩序,危及他人生命健康,这件事情必须要从严治理。

不报备的后果

如果被查实去过上述场所但不报备或拒绝核酸检测的,行为人的失信行为或将被录入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服务平台,今后或将影响个人信贷、消费、从业和任职等。

法律分析:去外省不报备会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如果不幸是感染者,则应隐瞒行程,不配合检测,可能会传染更多的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疫情期间不报备是违法的,目前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疫区返回的人员,一律主动向社区报备,要如实报告来株洲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对是否去过疫区的情况进行如实申报。

如果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因未主动报备造成疫情传播,将给自己和身边更多人带来很大麻烦。

主动报备时,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报备,也可以向所在村(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的酒店、宾馆等报告。

杭州一确诊病例涉嫌隐瞒接触史,遭立案调查(杭州确诊患者)

2人刻意隐瞒行程赴杭州被立案调查,其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1、上海一对母女隐瞒行程来杭州,而且在逛街消费的时候没有戴好口罩,这两个人也被立案调查,母女两人的行为有可能会造成疫情传播,因为上海的疫情问题确实比较严重,有很多人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2、疫情期间刻意隐瞒真实行程谎报行程是行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没有发生疫情感染,但当事人瞒报行程的,属于治安违法行为,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导致发生疫情感染会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隐瞒行程会阻断病毒追踪及重点人群锁定,会造成病毒不断扩散蔓延,将危害更多人生命健康。故意隐瞒行程的行为也将面临行政、民事以及刑事处罚!故意隐瞒行程可能会面临被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法律风险。

2022杭州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的怎么处理

1、如果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杭州一确诊病例涉嫌隐瞒接触史,遭立案调查(杭州确诊患者)

2、法律分析:隐瞒行程不报的行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情节严重的,可处拘留,并处罚款。

密接者隐瞒不报什么责任

1、不报备行程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单位和人员必须服从和执行各级人民政府或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不配合隔离及未经批准自行解除居家隔离措施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首先承担民事责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承担行政责任。

杭州一确诊病例涉嫌隐瞒接触史,遭立案调查(杭州确诊患者)

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隐瞒、缓报、谎报疫情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主要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谎报疫情、警情,将承担行政罚款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疫情不报是会构成犯罪行为的。

5、隐瞒行程不报的行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