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离子体共振的表面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实验步骤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15 15:05:32 阅读数:5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的原理,包括棱镜与光栅的耦合、波长调制、强度调制方法、光波导与光纤传感器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表面分子的固定等。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是一种物理现象,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界面(比如玻璃表面的金或银镀层)时,可引起金属自由电子的共振,由于共振致使电子吸收了光能量,从而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是一种物理光学性质,它是一种沿着金属和电介质界面传播的电磁波。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界面时,若在界面发生完全内反射,会产生衰减波。

它的主要特征是:离子间存在长程库仑作用。等离子的运动与电磁场的运动紧密耦合,形态和性质受外加电磁场的影响强烈。存在极其丰富的集体效应和集体运动模式(如各种静电波、漂移波等)。

首先Ag的意思是银(Argentum),为过渡金属的一种。化学符号Ag。其次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是一种光学现象。

例如组成、 形状、结构、尺寸、 局域传导率。因此,获得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并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研究纳米粒子的微观组成。同时,LSPR吸收谱还对周围介质极其敏感,因此可以作为基于光学信号的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1、光学免疫传感器可以高灵敏地检测免疫反应,并进行精细免疫化学分析。其中发展最迅速的是光纤免疫传感器 ,它除了灵敏度高、尺寸小、制作使用方便以外,还在于检测中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光纤免疫传感器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等离子体共振的表面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实验步骤

2、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工作原理,免役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生物性危害的检测。如可用于致病菌、生物毒素、农药、兽药等的检测。

3、目前与FIIA系统结合的光学免疫传感器已开发并应用于各种农药的检测。最近,但德忠等将荧光免疫分析、光纤传感器、流动注射、免疫磁球分离四项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新型荧光光纤免疫磁珠流动分析系统。

4、生物传感器已应用于监测多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如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肉毒杆菌类毒素等。2000年,美军报道已研制出可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B、蓖麻素、土拉弗氏菌和肉毒杆菌等4种生物战剂的免疫传感器。

5、这种疾病通过感染疟疾寄生虫的蚊子叮咬人类来传播,这种寄生虫是病原虫中最危险的。三是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几种常见寄生虫病、传染病的抗原抗体反应,了解研制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实用效果。

免疫传感器的优势

1、这种FPIA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前浓缩或冲洗步骤,可直接分析,检测速度比较快,1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不到1min。(3)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flowinjectionimmuno-assays,FIIA)。

利用等离子体共振的表面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实验步骤

2、直接采用动植物组织薄片作为敏感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称组织电极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动植物组织中的酶,优点是酶活性及其稳定性均比离析酶高,材料易于获取,制备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但在选择性、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3、电化学传感器: 它是由膜电极和电解液 灌封而成。气体浓度信号将电解液分解成阴阳带电离子,通过电极将信号传出。它的优点是:反映速度快、准确(可用于ppm级),稳定性好、能够定量检测,但 寿命较短(大于等于两年)。

4、免疫传感器是根据生物体内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化学变化而设计的生物传感器,其主要由感受器、转换器和放大器组成。免疫传感器是多学科边缘交叉的产物,其研究涉及到电化学、物理、生物、免疫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5、生物传感器在化学、生物战剂的侦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传感器已应用于监测多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如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肉毒杆菌类毒素等) , 在化学战剂检测中研究和使用最多的是乙酰胆碱脂酶传感器。

量子效率检测仪

1、量子效率(QE)不同,CCD大大优于PDA和CID,且在400~700nm波段优于PMT。

2、硫化镉CdS和硒化镉CdSe光敏电阻是可见光波段用得最多的两种光敏电阻;硫化铅PbS光敏电阻是工作于大气第一个红外透过窗口的主要光敏电阻,室温工作的PbS光敏电阻响应波长范围0~5微米,峰值响应波长4 微米左右。

3、这种检测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