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及笄之年的年龄范围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25 13:15:43 阅读数:4人阅读
  1. 及笄对应的年龄?
  2. 古代女性及笄时间?
  3. 古人及笄多少岁?
  4.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
  5.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
  6. 及笄指几岁?

及笄对应的年龄?

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

及笄之年和将笄之年的区别

“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所以他们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所以后代也称15岁为~志学之年。

古代女性及笄时间?

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

古人及笄多少岁?

古人及笄是在女孩满15岁。

及笄jí jī

探秘及笄之年的年龄范围

词典解释

〈书〉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

年已及笄

古人及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左右。

笄,就是女孩子用来盘头发用的簪子。在古代,小姑娘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把头发盘起来,用簪子插住,这就是及笄。及笄就是我国古代女孩子的成人礼。及笄后女孩子就可以嫁人了。在《礼记》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女孩子十五岁正值青春年少,只有到了十八岁才能结婚。另外现在女孩子的发型多种多样,再也不用簪子了。

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古代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及笄之年,15岁女孩的代称。

意思: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翻译:女子十岁还不到结婚的年龄,在15岁时要举行笄礼,以示成人,这时就可以结婚了。

例句:她生得肌肤胜雪,发如堆鸦,及笄之年,容貌必更是极美,到时候订亲的人,不得把门槛都踩破。

15周岁,说明到了该婚配的年龄,古人成亲比现代的要早很多,十五岁时父母就要开始为孩子选夫婿,而且当时就比较讲门当户对的说法,所以十五岁算得上时成年的大喜的日子,从那时起女子便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块了,不过也是有喜有忧罢了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

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满15岁。及笄之年也称为“笄年”,在古代说的是古代女子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在古时候,女子到了十五岁进行许配,头上就会带上簪子,如果还没有许配,等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再束发带上簪子。

15岁,


及笄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jī zhī nián,意思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

中文名

探秘及笄之年的年龄范围

及笄之年

出处

《礼记·内则》

释义

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拼音

jí jī zhī nián

是15岁。

此句意思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

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及冠之年”,就是男子年满二十岁,即二十周岁。《红楼梦》也有具体实例如:北静郡王世荣“年未弱冠”,贾珠“不到二十岁”,孙绍祖“未满三十”,这些说法都是指周岁。

  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笄:指的的女子头上的发簪。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在现在应该是18-20岁的女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及笄指几岁?

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古代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