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通信电路的电子设计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4 12:57:55 阅读数:5人阅读
  1. 中高频电源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 模电和高频电路的区别和联系?
  3. 高频传输原理?
  4. 高频电路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5. 电子设备中的高频是什么意思?
  6. 高频自激振荡电路原理详解?

中高频电源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高频开关电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主电路从交流电网输入、直流输出的全过程,包括:

1、输入滤波器:其作用是将电网存在的杂波过滤,同时也阻碍本机产生的杂波反馈到公共电网。

2、整流与滤波:将电网交流高频开关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以供下一级变换。

3、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这是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频率越高,体积、重量与输出功率之比越小。

4、输出整流与滤波: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二、高频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一方面从输出端取样,经与设定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改变其频率或脉宽,达到输出稳定,另一方面,根据测试电路提供的资料,经保护电路鉴别,提供控制电路对整机进行各种保护措施。

三、高频开关电源检测电路除了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各种参数外,还提供各种显示仪表资料。

四、辅助电源提供所有单一电路的不同要求高频开关电源。

中高频电源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输入电源:中高频电源装置通常需要接受交流电源作为输入,一般为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源。输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该部分主要包括输入端子、过滤电路和变压器等组件。

2. 逆变器:逆变器是中高频电源装置的核心部件,负责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成所需的中高频交流信号。逆变器通常采用现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如igbt或mosfet)来实现快速开关操作。逆变器还可能包含一些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以确保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输出滤波与匹配网络:逆变器输出的中高频交流信号需要经过滤波与匹配网络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噪声和谐波,并匹配负载的阻抗特性。滤波与匹配网络一般由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设计时需要考虑负载的特性和电路的频率响应。

高频通信电路的电子设计

此外,中高频电源装置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部件,如温度传感器、风扇冷却系统、控制面板等,用于监测和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总之,中高频电源装置通过输入电源、逆变器以及输出滤波与匹配网络等部分,实现了从输入交流电源到输出中高频交流信号的转换和处理过程。

模电和高频电路的区别和联系?

模电和高频电路都是属于电子专业的科目。而且也都是电子专业所必须要学的科目,它们两个在内容上可能存在联系,不过所属科目是不同的。模电指的是模拟电子技术,也就是具体讲述模拟电路的情况。高频电路指的是高频率的电路,也就是主要讲述高频电路的发展过程以及内容研究和分析。

高频传输原理?

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号。 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

(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

(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短波传输又称“高频传输”。波长为10〜100m(频率为3〜30MHz)的“无线通信”。主要以天波形式传播信息,以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来回反射的方式向前传播。

传输距离远,建立通信电路容易,通信设备简单,但由于电离层不稳定,接收信号忽强忽弱,形成衰落现象,而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频电路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1、高频放大电路。

作用:用来放大高频信号的2、高通滤波器。

作用:可以让高频信号通过,阻止低频信号通过的电路3、高频振荡器。

作用:可以产生高频信号或频率的电路4、高频发射电路。

作用:无线电通讯用来发射一个波段通讯信号的电路5、高频吸收电路。

作用:用来吸收某一高频段信号或频率的电路

电子设备中的高频是什么意思?

电子设备中的高频指的是指的是高频电信号,也就是频率高于1MHz的电信号。在电子设备中,高频电信号通常用来传输信号或者驱动高频器件(如高频滤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等)。

高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传递能力,因此常常被用于无线通信、遥控、雷达、无线电视、无线局域网等领域。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对高频电路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加入高频保险丝、匹配网络、降噪等措施,以保证高频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频通信电路的电子设计

高频”指的是高频及感应加热技术,它目前对金属材料加热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且低耗环保。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金属材料的热加工、热处理、热装配及焊接、熔炼等工艺中。

它不但可以对工件整体加热,还能对工件局部的针对性加热;可实现工件的深层透热,也可只对其表面、表层集中加热;不但可对金属材料直接加热,也可对非金属材料进行间接式加热。等等。因此,感应加热技术必将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感应加热是指金属受到频带由几十赫兹到几兆赫兹的高频电场的激发后,在金属表面或内部感应出电流并产热的过程。

一、简介

用感应电流使工件局部加热的表面热处理工艺。这种热处理工艺常用于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时也用于整体淬火和回火。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苏联先后开始应用感应加热方法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随着工业的发展,感应加热热处理技术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二、原理

将工件放入感应器(线圈)内,当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涡流。感应电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即实现表面加热。电流频率越高,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密度差则越大,加热层越薄。在加热层温度超过钢的临界点温度后迅速冷却,即可实现表面淬火。

三、分类

根据交变电流的频率高低,可将感应加热热处理分为超高频、高频、超音频、中频、工频5类。①超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高达27兆赫,加热层极薄,仅约0.15毫米,可用于圆盘锯等形状复杂工件的薄层表面淬火。②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通常为200~300千赫,加热层深度为0.5~2毫米,可用于齿轮、汽缸套、凸轮、轴等零件的表面淬火。③超音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20~30千赫,用超音频感应电流对小模数齿轮加热,加热层大致沿齿廓分布,粹火后使用性能较好。④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2.5~10千赫,加热层深度为2~8毫米,多用于大模数齿轮、直径较大的轴类和冷轧辊等工件的表面淬火。⑤工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为50~60赫,加热层深度为10~15毫米,可用于大型工件的表面淬火。

高频自激振荡电路原理详解?

对于一个增益大于1的放大电路,高频信号通过无线感应传播方式反馈到输入端,如果运气不好正好形成正反馈,形成自激震荡。高频自激产生原因较多,如多级负反馈因元件问题造成相位差,线路布局问题造成正反馈等,可以采取调整线路布线,在栅极或屏极串联电阻,输出管屏极与B+之间并联电容等方法。

相关介绍

高频段啸叫

高频自激产生原因较多,如多级负反馈因元件问题造成相位差,线路布局问题造成正反馈等,可以采取调整线路布线,在栅极或屏极串联电阻,输出管屏极与B+之间并联电容等方法。

选用优质材料的电容,保证电感的稳定和抗干扰性,选用高频特性比较好的高频振荡管,稳定和有效过滤振荡电路的各种干扰信号和脉冲波动,同时确定振荡电路的工作环境处于较少受到其它电路辐射信号的干扰(进行屏蔽或远离这种电路)。

最多的原因是电源内阻太大而退耦电路又不完善造成的。也有因级间因布线的不合理造成内部正反馈产生的(高频尖叫时这种可能大些,这含单级倍数设计的太大而不稳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