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亲人之际,哪个特殊的节日值得期待?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6 20:12:46 阅读数:6人阅读
  1. 给已故的亲人点几盏灯好?
  2. 从民俗角度谈谈如何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
  3. 一年中最重要的12个节日?

给已故的亲人点几盏灯好?

中元节到了,给逝去的亲人们,点一盏心灯,照亮你们回家的路。

中元,这是个断肠的节日,这是个哀愁的日子,但谁都免不了要过。人生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在这个列车上,总有那些陪伴我的人,不得不先跟我永远告别。

几多哀思,几多牵挂,几多泪水,几次断肠,远在天堂的亲人们,你们一切可好?我们虽阴阳两隔,我们虽天各一方,但心中的那份牵挂,却心心念念,直到永远。

清酒一杯,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菊花一朵,包裹着对逝者的挂念;泪水千行,寄托着对往昔的回想;青烟缕缕,飘荡着对祖先的悼念。逝去的亲人们,愿你们一切安好。

从民俗角度谈谈如何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

民俗,是表现为“习惯”的一种集体行为方式。节日,是民俗的一种。节日的目的是用一定的形式承载某种集体记忆或信仰,具有凝聚民众的作用。

节日的形成,往往关联到历史人物、事件、传说和神话,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和变迁性,附着许多无意识行为。

民俗,也不都是值得发扬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形式和内容都在变化。比如春节,看“春晚”、旅游观光都是四十年前没有的。而放鞭炮烟火等因为污染环境被许多地方限制。所以,我们不能为民俗而民俗,而要移风易俗,让节日成为传播文明的活动。

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孝顺和家风建设,因此大多传统节日都是以“家”为主题的,如“除夕”“春节”“寒食”“清明”“中元”“中秋”“重阳”等等,只有“元宵”节是纯娱乐节日,“端午”是以思念屈原为主题的运动项目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虽然说文化内涵丰厚,但内容单调,仪式古板,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创新与改革。

一、在传统节日里增加社会核心价值,增加集体主义内容。比如清明奠英烈,除夕家族大团圆褒贤扬善活动,春节集中拜年活动,中元节历史教育活动。

二、以村为单位,建立祠堂性质的公共祭祀场所,但要破家族为单位的旧规。

三、由国家文化部门建立一套现代社会祭祀仪式,庄重、简单、方便、固定。

四、同时由文化部门为在外工作、旅游、服役等特殊人员,量身一套祭祀仪式。

1、将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在传统节日与现代政治性节日比重大大失谐的情况下,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

怀念亲人之际,哪个特殊的节日值得期待?

2、加强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对本国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须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

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有三点:

1、传统节日有着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2、有增进人际和谐,传承文明的作用;

3、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

在历史上,传统节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演化,整合着的。

如何发扬中国的传统节日,关键在于融合时代元素。

根据传统二字便可见中国的传统节日一直都在传承,而很少去融合当今时代下大家喜闻乐见的元素,这样就会导致中国传统节日与当下时代的人们思想脱节,就会越来越让年轻人感觉中国传统节日都是老一套,无聊无趣,更别提让他们主动去发扬了。

就拿最近很火的一部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来说,哪吒的故事老少皆知,是中国神话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但现在年轻人中很少有人去谈及哪吒,闭口张口都是漫威里的英雄人物,这主要是文化的脱节,哪吒的故事从小就听,对很多人来说是老掉牙的故事了,没有多少新意和刺激,并且哪吒的故事内核也主要都是古代的思想,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思想。

但当哪吒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之后,哪吒这不新电影里的人物成为了当下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反映,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哪吒对命运的抗争也很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所以,哪吒立马就火了,票房一路飙升。

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具有着巨大的能量,只不过是缺少当今时代价值的融入,没有和年轻人产生强连接而已。

所以,最后回到如何发扬中国传统节日这个问题上,还是开头所说的,根据当今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重塑,赋予它新的价值内涵,是发扬中国传统节日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年中最重要的12个节日?

春节:新的一年开始,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

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有观灯吃汤圆的习俗。

怀念亲人之际,哪个特殊的节日值得期待?

寒食节:在清明前2日或1日,不得开火吃冷食3日。

清明节:每年的4月5日,为扫墓、踏青、祭祖,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端午节:农历5月初5, 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艾叶、系红线等,据说为了纪念屈原此日自杀

七夕节:农历7月初七,又叫七巧节,小女孩成人16岁要在这天摆织女,祈求心灵手巧,也是现在中国式的情人节。

中元节:农历7月15俗称鬼节,地狱之门大开民间以次日祭祀亡故亲人。

中秋节:农历8月15,为家人团聚之时,在这个节日吃圆圆的月饼以示团圆。

重阳节:九月九日又老人节,九为阳数之极,故有此日登高、赏菊、佩戴茱萸之说。

腊八节:古人将其看做节气的起点,举行祭祀活动。

小年:为农历12月23日,又称祭灶日,送灶王爷去天庭汇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习俗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辟邪迎新之说。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建党节,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双十一节,元旦节。剩下圣诞节不重要吧,愚人节也重要,重阳节,植树节,都好。

腊八节,生日节日也重要,元宵节也重要,不过不是最最重要的,还有一些节日情人节等等,等等,新近一些节日也好?

在中国,比较重要的节日分别是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公历一月一日元旦,农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公历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公历四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清明节,公历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公历六月一曰儿童节,公历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公历八月一日建军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秋分农民丰收节,公历十月一日国庆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