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的历史背景是哪个朝代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9 19:50:43 阅读数:3人阅读
  1. 四羊方尊的来历?
  2. 四羊方尊制造于什么朝代?严复写了什么书?
  3. 四羊方尊和三星堆哪个文化更久?
  4. 四羊方尊与司母戊鼎的关系?

四羊方尊的来历?

1、具体来历现在考古家仍无定论。

2、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3、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4、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首先,羊在祭祀礼仪中的地位仅次于牛,商代国都所在的河南安阳小屯发现大量祭祀坑,最多的就是牛、羊、犬,商王武丁时期的一条有关商王室对武丁祭祀的材料中提到“卜用百犬、百羊”,另一条材料中提到“十五羊”、“五十羊”,可见羊作为祭祀的牺牲用量很大。

1938年的一天早上,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转耳仑山上,姜家三兄弟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三人正在半山腰垦荒。忽然锄下“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出现于姜景舒三兄弟眼前。他们不知道这个墨绿色、带有4只卷角羊头的东西为何物,猜想肯定是个宝贝。如获珍宝的三兄弟,不停地打量着这件宝贝,并用工具敲敲打打,不小心竟将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块碎片。姜景舒把它抱回家后,称了称,大概有60多斤,虽然并不清楚这件宝贝到底有何价值,但不凡的外表和其身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倍加珍惜。

姜景舒挖到宝贝的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了,由于长沙历来就是青铜文物出土的宝地,文物贩子在乡村往往布有很多眼线,因此黄材镇万利山货号的老板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当即开出了四百大洋的价钱要购买这件后来被称为“商四羊青铜方尊”的稀世珍宝。那时的姜景舒还只有17岁,生活在一个有10多口人的大家庭里,听说这件东西能卖个好价钱,也就只能忍痛割爱了,毕竟在当时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经过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后,四百大洋最后到姜景舒手上就只剩下二百四十八块了。姜景舒在卖掉宝贝时还下意识地将那片敲下来的碎片留下来做纪念。1976年,他将残片献给了国家。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的历史背景是哪个朝代

文物特征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

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

方尊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

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既掩盖了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四羊方尊是殷商末期的祭拜品,它造就了在我国商器的历史时间之最,是在我国目前为止挖掘出土文物的较大 的方尊。四羊方尊的净重达34.5公斤,1947年在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的一个山腰上被发觉并出土文物。1947年4月,姜氏三兄弟已经田里种红薯。

四羊方尊制造于什么朝代?严复写了什么书?

1、四羊方尊是商朝时期建造的,四羊方尊,商代青铜器,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而堪称国宝。 所处时期:商(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省宁乡县,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宁乡青铜器群"的代表,也是宁乡出土最早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绝大多数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特征一致。“尊”是一种盛酒器。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尊”,常与“彝”并称成组的青铜礼器,此类器物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工艺精湛。3、除四羊方尊外,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还有司母戊鼎(也叫做后母戊鼎),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回国后,严复致力于海军教育事业,但一直得不到当时掌权的洋务派的重用。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战败深深地刺激了严复,他以深邃的西学素养,连续发表政论文章,倡新叛旧,尊民贬君,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同时,他翻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其后,他又陆续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孟德斯鸠的《法意》等,首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体现了严复在当时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因此,他对中国故有文化倾注对了深厚的情感和期望。直到临终,他在遗嘱中尚称:“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复兴充满了信心。

四羊方尊和三星堆哪个文化更久?

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都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有关,但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

1. 三星堆文化:

四羊方尊的历史背景是哪个朝代

三星堆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是一个古代遗址,以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而著名。三星堆文化属于古蜀文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左右,相对更早。三星堆文化的代表性发现包括青铜人、青铜面具、玉璧等,这些文物见证了古蜀文明的繁荣。

2.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一件中国古代青铜器,也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珍品之一。它出土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处古代遗址,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文物,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四羊方尊的形制独特,四只饰有角的动物围绕着一个方形的容器,象征着丰收和和谐,反映了古代楚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总之,三星堆文化的历史要更久远一些,而四羊方尊则是属于稍晚的历史时期。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所以三星堆更古老。

三星堆更久,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

四羊方尊比较精美,但是出土于湖南。西周的青铜器比较精美,但是和三星堆的青铜器相比,少了几分神秘和大气而且时代要晚的多。想必西周的九鼎,大气是有,精明是有,但没能够传承,毁于战火

四羊方尊与司母戊鼎的关系?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