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的归属地在哪个市县呢?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4 23:55:23 阅读数:4人阅读
  1. 古代恒州指哪里?
  2. 阿城古地名读音?
  3. 柘城的来历?
  4. 盱眙的历史?

古代恒州指哪里?

不同时期所置的恒州地域是不一样的。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 (493) 改司州置恒州,治所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八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河北蔚县、阳原县,内蒙古凉城、丰镇、兴和等县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所克。东魏天平二年 (535)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今忻州市西北)。北齐天保七年 (556)复还故地,移治今大同市。北周大象二年 (580) 又废。

②东魏天平二年 (535) 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北齐废。

③西魏大统元年 (535) 置,治所在归德县 (今甘肃环县北一百里归德堡),一说在陕西吴旗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北部地。北周废。

④北周天和二年 (567) 侨置,治所在周南郡盩厔县 (今陕西户县西北三十五里)。建德三年 (574)废。

⑤北周宣政元年 (578) 分定州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隋大业初改为恒山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恒州,移治石邑县 (今石家庄市西南镇头),四年又移治真定县 (今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藁城二市及正定、灵寿、行唐、井陉、获鹿、平山、阜平等县地。元和十五年 (820) 避穆宗名讳,改名镇州。五代唐改为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 (942) 复名恒州,后汉又改名镇州。

⑥金贞祐四年 (1216) 置,治所在盩厔县 (今陕西周至县)。元初废。

阿城古地名读音?

一,阿城,阿读e一声,秦阿房宫,宫名。

二,阿成,阿读a一声,县名,属黑龙江省。金设上京会宁府,遗址在今阿城县南,今名白城。今以取消县,更名为哈尔滨市阿城区。原来的县北部的聚源镇,永源镇,都从阿城化出归哈尔滨市道外区。

阿城读音e。是阳谷县的一个镇,远古叫作“阿邑”,简称阿或柯,俗称古阿邑,邑的意思也是城。秦汉时期在这里设置了“东阿县”。上古以阿城为中心的方圆百里区域称之为穷桑古国。

金代叫会宁府,清初改名翁鄂洛城,雍正年间叫阿勒楚喀城,宣统元年设阿城县,县名由阿勒楚喀而来,1987年撤县建市,称阿城市由哈尔滨代管,2006年撤市设立哈尔滨市阿城区。 当地人读a四声

故城的归属地在哪个市县呢?

读音是“ā chéng gǔ”。

阳谷阿城故城,位于山东省聊城市的历史遗迹。

阳谷阿城故城始建年代不祥,春秋时期已属齐国西边的重镇。直到汉代三国时期,均为兵家必争之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阳谷阿城故城

景点类别: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中国

地理位置:阳谷县阿城镇

简介:地理位置

阳谷阿城故城位于阳谷县阿城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春秋时期“晏子治阿”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

柘城的来历?

大唐时为便于治理天下,在全国设十道。我县仍称柘城县,归属河南道管辖。

五代时期,我县隶属于梁,归宣武军管辖。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宣武军治所在汴州(今开封市),当时因战乱纷扰,其辖境屡有变动,所管辖的州有汴、宋、亳、颍四州,相当于今河南封丘、开封、尉氏、柘城、沈丘、单县、涡阳、蒙城等县域。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朱全中任藩帅,后以汴宋为根据地兼并中原诸镇,建立后梁。后梁初年改变原来的宣武军节度为宣武军。

柘城是中国河南省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其名称来源于其古名叫“柘”,意为“靶城”。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柘城曾是楚国的靶城,被用作军事演习和猎杀目标。

据史书记载,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柘城地区属于商朝的首都之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柘城作为自己的都城,直到西周晚期被秦国灭亡。

在秦朝时期,柘城成为苦县的一部分。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柘城成为楚国的郡县,直到春秋时期再次被秦国所灭。

公元前221年,西汉建立后,将柘城设置为苦县,成为河南郡的下一个县。东汉时期,苦县改为尤县,南北朝时期又改为柘县,直到唐朝时期才恢复原名。

据传说,在唐朝时期,一位名叫刘黑臀的天文学家在柘城观测天文现象时,发现当地有一座山丘形状似靶,因此将这座山丘取名为“靶城山”,而柘城也因此而得名为“靶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柘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城墙、古墓、清真寺、教堂等。今天,柘城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中国河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故城的归属地在哪个市县呢?

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据传,楚国的将军伍员在此屯兵抵抗秦国的入侵。

后来,在唐朝时期,该地区的山林环绕、水泉丰富,成为了一个狩猎胜地,因而得名“柘林”。

到了明朝,这个地方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并发展成为了柘城县。

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柘城已成为了一个人口较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柘城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一部分。据《太平寰宇记》的记载:“邑有柘沟,以此名县。”柘沟是指当地广泛生长柘树的地方,因此得名为柘城县。在上古时期,炎帝朱襄氏部族曾在这里定居并建都,夏朝称之为“株野”,商朝称之为“秋地”。秦朝时,筑城设县,因为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而得名“柘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定名为“柘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县治历史。
      柘城县境内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如炎帝朱襄氏陵、柘城故城、夏姬墓、中原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等。此外,县城中的容湖也是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些历史和文化遗迹为柘城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盱眙的历史?

盱眙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淮河北岸,素有“南楚门户”和“扬州腹地”之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面是盱眙的历史概述:

战国时期,盱水以南的地区为楚国的地盘。

秦朝统一中国后,盱眙隶属于下邳郡。

汉武帝时期曾设有盱眙县。

隋唐时期,盱眙设有州,属扬州。

南唐时期,盱眙归南唐统治。

宋朝时期,盱眙先后隶属于泰州、扬州、常州等州府。

元朝时期,盱眙隶属于松江路。

明朝时期,盱眙隶属于南直隶。

清朝时期,盱眙隶属于扬州府。

民国时期,盱眙曾先后隶属于江苏省、淮安专区,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地区。

近年来,盱眙县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区域商贸为主要支柱的县级市。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县,下面是盱眙的历史概述:

故城的归属地在哪个市县呢?

春秋时期,盱眙是吴国的重要地盘,属于会稽郡,后为楚国所灭。

战国时期,盱眙先后为楚国、齐国、韩国所占领。

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立盱眙县,属九江郡。

东汉建立后,盱眙属于淮阳郡,隋唐时期为盱眙县。

五代时期,盱眙属于南唐,为淮南节度使的治所之一。

宋朝时期,盱眙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民变——盱眙起义。

明朝时期,盱眙属于淮安府,地位显赫,成为南京六合书院和九江书院之一。

清朝时期,盱眙属于江苏省淮安府,因得到皇帝赐予的"田"字作为县标而成为"田"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盱眙历经县、区的更迭,2001年成为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

总之,盱眙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古代吴、楚、齐等国的重要地盘,也曾发生过著名的盱眙起义事件,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县。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

盱眙县位于淮安市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全县幅员248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盱城镇。

盱眙建县于秦,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建县前春秋时期名善道,属吴国,战国时代为楚地。秦建县以后,先属泗水郡,后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治所在下邳故城,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

盱眙历史悠久,建县已有2230多年,早在夏、商、周朝即分别为扬、徐、青等州管辖,春秋末属吴国,名善道,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

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