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宁静与淡泊,坚守明志的道路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22 16:34:54 阅读数:3人阅读
  1. 有关宁静致远的事例?
  2. 淡泊没有志宁静走不远什么意思?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位置远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有关宁静致远的事例?

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诗人。《饮酒》这首诗已成为其隐士心态的代表作。

贾岛:作诗认真刻苦,僧敲还是僧推已传为美谈,后出家做了和尚。

郑板桥:诗人、画家,擅长画兰、竹,君子气节,坚贞正直。

李叔同:即弘一法师,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却也是一名高僧。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追求宁静与淡泊,坚守明志的道路

如:

1、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数载,隐居南阳,怀才于身,静候明主,虽然天下群雄辈出,但他却不被纷繁的世事与天下的争端扰乱心智,为了真正成大业,他平静地等待,甘于寂寞,甘于暂时的无名,在悠然地吟唱梁父吟的日子里,水镜七奇之诸葛,韬光养晦,静待卧龙飞天的一刻,最终助玄德成就鼎立大业。

2、陶渊明。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常常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除诗之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诗并记》等。“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宁静致远·张铭篆刻三国时期道士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道士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淮南子:主术训》片段: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简要介绍:《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此家书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追求宁静与淡泊,坚守明志的道路

淡泊没有志宁静走不远什么意思?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意思是: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而淡泊没有志,宁静走不远,意思是某人实际情况自己知道,主要是因为眼高手低,只好龟息养生,一动不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位置远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诫子书》

追求宁静与淡泊,坚守明志的道路

这是一句判断句式,特点是连续用两个否定词“非”和“无”来表达一种肯定含义。其句式结构等同于: 非AA无以CC = AA 以 CC。即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以明志; 为人只有看淡名利保持俭朴,才能明确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会被外物诱惑);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以致远; 内心只有保持平和冷静,才能(在风波中不迷茫不动摇)实现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