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典型案例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25 06:45:44 阅读数:4人阅读
  1. 力学分配法的适用条件?
  2. 弯矩分配法?
  3. d值法如何由弯矩求出剪力?
  4. 力矩分配法?
  5. 柱端弯矩调整方法?

力学分配法的适用条件?

力学分配法适用于多个节点或部件受到相同外力作用时,通过节点或部件的刚度系数计算出各个节点或部件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等参数,从而进行负载分配和结构优化。其适用条件包括:结构具有明显的刚度、结构节点或部件之间的约束关系明确、结构载荷均匀分布且不会在结构中出现较大的变形或位移。在实际工程中,力学分配法常用于桥梁、塔吊、起重机等大型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力学分配法是一种用于多人合作完成一个任务的分配方法,适用于以下条件:
1. 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人共同合作,每个人贡献的工作量和质量可能不同;
2. 每个人都可以承担多个任务,任务之间没有先后顺序要求;
3. 每个人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太多的协作需求;
4. 没有其他更具体的分配方法可供选择;
5. 任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每个人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
6. 每个人对任务的喜好和能力较为一致,没有太大的差异;
7. 每个人对任务的贡献度可以通过工作量或质量来衡量。
需要注意的是,力学分配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任务分配场景,具体适用条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弯矩分配法?

是一种结构力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梁在外载荷作用下所受的内力和曲率。它基于弹性理论及材料力学的假设,通过将外载荷分配到各个截面上计算出每个截面处的内力和位移。

具体来说,弯矩分配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梁的数学模型,并确定其支座条件、外载荷和材料性质等。

2. 将梁等分为若干个子梁,并对每个子梁进行分析。通常,可以假设子梁之间的切线方向不变,并且子梁内任意点的曲率(即曲率半径的倒数)近似为常数。

3. 根据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的大小,按比例分配给每个子梁。接着,在每个子梁中采用静力平衡条件和应变能定理,计算该处的剪力和弯矩值。

4. 通过弯矩-曲率关系式计算出每个子梁处的曲率,从而得出整个梁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曲率分布情况。

5. 最后,根据曲率值和截面形状等参数,通过横截面的对称性或反演法等方法计算出每个截面处的张力和压力大小以及截面所产生的形变量。

应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典型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弯矩分配法在处理复杂结构时可能会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同时采用其他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来进一步验证结果,并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d值法如何由弯矩求出剪力?

由于用了D值法,柱子上的弯矩已经求出来了。其斜率就是剪力。 至于横梁上的弯矩图,需要根据已经求得的柱端弯矩图,结合结点的弯矩平衡条件,将不平衡弯矩按照线刚度大小的分配原则,分配给梁端。如此便可求出梁的弯矩图,其斜率就是剪力图。

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是一种逐次逼近精确解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见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时,都要建立和解算线性方程组。如果未知数目较多,计算工作将相当繁重。H.克罗斯于1930年在位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必解方程组而是逐次逼近的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  

①固定刚结点。在结o上加一刚臂控制转动,分别求出各杆端由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和结点的约束力矩。  

应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典型案例

②放松刚结点。取消本不存在的刚臂,让结点转动,将约束力矩按各杆的分配系数求得各杆的分配弯矩,即分配系数x约束力矩(反符号)=分配弯矩  

③传递力矩。按分配力矩和各杆的传递系数向各杆远端传递,得各传递力矩。即分配弯矩x传递系数=传递弯矩。循此规则,分配、传递、反复计算,直至得到足够精度的杆端力矩数值为止。最后,杆端力矩等于固端力矩、分配力矩、传递力矩之和。   于有侧移刚架,也可以应用由力矩分配法发展出来的方法计算,如无剪力分配法计算单跨刚架、附加剪力平衡方程的力矩分配法等,但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或不很方便,所以对于一般有侧移刚架,常采用迭代法。  对于多结点的力矩分配法(连续梁和无测移刚架计算),是先固定全部刚结点,然后逐个放松结点,轮流进行单节点的力矩分配。

柱端弯矩调整方法?

调整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列出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通过增大系数来调整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计算方法。

应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的典型案例

2. 通过弹性分析来分配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

3. 通过结构计算D值法来分配中柱相对于梁端弯矩的分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