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27 09:42:37 阅读数:5人阅读
  1. 太阳当中为何会有紫外线?
  2. 为什么紫外光吸收?
  3. 连续光谱是如何形成的呢?
  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
  5.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太阳当中为何会有紫外线?

太阳属于高温物体。

在初中物理课本上,我们可以学到高温气体受热激发发出来的光属于全色光。

其中自然就有紫外线了。

只是紫外线的频率较大,所蕴含的能量较高。

而且对人类皮肤的伤害较大。

所以比较关注罢了。

 

 

 

紫外光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因为太阳光是光源,其中含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紫外线位于光谱中紫色光之外,为不可见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紫外线的危害:

1、紫外线对于人体皮肤有晒伤、晒黑甚至致癌的潜在危害。紫外线中的UVA的致癌性最强,晒红及晒伤作用是UVB的1000倍。

2、紫外线照射会让皮肤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细胞膜的过氧化反应,使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并往上分布到表皮角质层,造成黑色斑点。

3、紫外线可以说是造成皮肤皱纹、老化、松弛及黑斑的最大元凶。 

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这些光根据波长的不同分为: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码射线,中微子束等.除了光外还有称之为太阳风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

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是波长320-400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紫外光吸收?

1、紫外吸收光谱和可见吸收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它们都是由于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所产生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吸收程度可以对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结构进行分析、测定、推断。

2、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单键的σ电子、有形成双键的π电子、有未成键的孤对n电子。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辐射能时,这些电子就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此时电子所占的轨道称为反键轨道,而这种电子跃迁同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紫外光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连续光谱是如何形成的呢?

就是多种不同原子在不同时间,不同能级上,不确定的跃迁综合到一起了,比如太阳发生的光谱,除去被吸收的,好像是从红外到紫外的连续谱,实际是因为太阳上不同粒子,比如氢,氦,什么的都在不停跃迁,每种粒子对连续谱贡献一点,合成的,所以说单一的确定的某种原子觉得不可能发射出有这么宽的连续谱线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和可见吸收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它们都是由于价电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所产生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吸收程度可以对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结构进行分析、测定、推断。

形成原理: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单键的σ电子、有形成双键的π电子、有未成键的孤对n电子。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辐射能时,这些电子就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此时电子所占的轨道称为反键轨道,而这种电子跃迁同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在紫外吸收光谱中,电子的跃迁有σ→σ*、n→σ*、π→π*和n→π*四种类型,

各种跃迁类型所需要的能量依下列次序减小: σ→σ*>n→σ*>π→π*>n→π*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光的照射下待测样品内部的电子跃迁,电子跃迁类型有:

(1)σ→σ* 跃迁 指处于成键轨道上的σ电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跃迁到σ*反键轨道(2)n→σ*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的跃迁(3)π→π* 跃迁 指不饱和键中的π电子吸收光波能量后跃迁到π*反键轨道。

(4)n→π*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电子跃迁类型不同,实际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σ→σ* ~150nmn→σ* ~200nmπ→π* ~200nmn→π* ~300nm吸收能量的次序为:σ→σ*>n→σ*≥π→π*>n→π*特殊的结构就会有特殊的电子跃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波长),反映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上就有一定位置一定强度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推知待测样品的结构信息。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中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吸收紫外光的特性来进行分析。工作时,紫外光源通过样品,经过检测器检测。样品吸收的光强度与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的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紫外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吸收光谱的仪器,通常用于化学、生物和药物等领域的分析和研究。其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和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物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其分子内部的电子将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个跃迁能量与物质分子的结构和成分有关。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照射物质样品并测量其吸收的光强度,来推断物质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分子结构。

具体地说,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束波长可调的紫外光照射到物质样品上,通过样品的吸收来测量紫外光的透射率。在样品和探测器之间放置一个单色器(通常是光栅),可以将透射的光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然后使用探测器测量每个波长下的透射率。

紫外光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条基准曲线(通常是乙醇或水溶液的曲线)来校准仪器。这条曲线将告诉我们不同波长下的透射率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将需要测量的样品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其吸光度,利用校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吸收光谱。

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获得样品的结构和成分等相关信息,为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答: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是指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

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根据这一特性,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光学分析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物质所在的样品溶液依次放在两个光学单元之间。第一个光学单元内有一个光源,光源发出宽谱的紫外光,并经过光学元件,使得光束变得单色并通过样品溶液。经过样品溶液后的光束,光强减弱,其后的光学单元内有一个光电二极管或者其他光电检测器,用于测量透过样品溶液后剩余光的强度。

对于同一样品溶液,透过的光强取决于光路长度、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浓度以及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因此,比较不同浓度的溶液透过的光强,可以测算出物质在特定波长光下的吸收强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浓度。

一般来说,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测定化学分析中有机物、生物大分子等物质的浓度,其波长范围通常为200 - 8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