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判断农田受损程度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05 03:12:14 阅读数:33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破坏耕地程度应有什么部门鉴定

1、为查明违法案件事实,需要认定耕地破坏程度、非法采矿和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等专门性问题,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受害人向当地国土资源局提交相关鉴定的书面申请 。国土资源局部门相关执法人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耕地进行鉴定,通常是根据破坏面积、损坏的表面附着物面积、是否丧失继续耕种的功能等指标来鉴定。

3、国土资源局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破坏耕地程度进行鉴定。

4、法律分析:破坏耕地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构成非法占用耕地罪。

5、法律分析: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投诉,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了,可以到县级农业部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涉及到乱占耕地,你则可以向上级土地管理部门投诉。

坡度的耕地坡度分级

4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对耕地坡度分为五级,即≤2°、2°~6°、6°~15°、15°~25°、25°。地面坡度的不同级别,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不同。

耕地坡度分为≤2°、2°~6°、6°~15°、15°~25°、25°五个坡度级(上含下不含)。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坡度级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种类型。

耕地分为≤2度、2-6度、6-15度、15-25度、>25度(上含下不含)5个坡度级。进行坡度分级时,原则不打破图斑界线,一个图斑确定一个坡度级。

耕地坡度分级释文:依耕地所处地势的坡面坡度,按对耕地利用的影响限制程度而划分的级别。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

耕地坡度分级耕地坡度分为≤2°、2°~6°、6°~15°、15°~25°、>25°五个坡度级(上含下不含)。

按灾毁土地类型分类

1、包括水库、堤坝、水电站、提灌站、沟渠等用地的损坏。(十二)其他土地损毁 主要包括河流水面、滩涂等的损毁,在灾区部分河流改道,使滩涂被冲毁。

2、气象灾害对土地的损毁主要包括干旱、暴雨、寒潮与冷冻灾害等对土地的损毁。

3、主要是指因自然灾害产生的各类土地的损毁,包括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洪水及因救灾而人为占压等损毁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4、灾毁土地 自然灾害损毁地是指因地震、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而被损毁的土地。

5、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的退化土地是指传统的风蚀、水蚀及盐渍化土地,广泛分布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灾毁土地主要是自然灾毁土地,因此,没有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与之对应,这部分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区。

6、中国土地资源类型的分类系统采取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等五级分类制,其中土地资源单位是作为制图单位和评价对象。

耕地破坏鉴定标准

1、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

2、六是除上述情况以外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其他形式。破坏损毁耕地达到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亩以上的,按破坏耕地罪认定。

3、从五个方面明确了耕地和林地严重毁坏程度判断标准,(一)在耕地或林地上建窑、建坟、建房、修路、压占、硬化或建设其他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可判断土地种植条件遭严重毁坏。

如何鉴定耕地破坏程度

1、国土资源局部门相关执法人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耕地进行鉴定,通常是根据破坏面积、损坏的表面附着物面积、是否丧失继续耕种的功能等指标来鉴定。

2、破坏耕作层的认定方法具体如下: 在耕地上硬化和建设建筑物造成耕地无法耕种。 因人为挖损、塌陷、压占造成耕地无法耕种。 在耕地上固体废弃物或其他物料,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

3、税务局向国土局申请认定耕地损毁情况的方法是提交申请、递交材料。首先税务局先了解清楚耕地损毁情况。然后国土局提出耕地损毁情况申请认定。然后递交申请认定需要的材料即可。

4、破坏耕地行为,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占用耕地建窑、建坟;二是未经批准,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使土地种植条件遭到破坏;三是因土地开发造成土地沙化、盐碱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