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异同点是什么? 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影响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24 08:04:16 阅读数:47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说明汉代和唐选官制官的异同

制度不同 汉朝的官僚制度是中央为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为州郡县制度。唐宋时期的官僚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度。

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通过选举产生新的官员,不同之处在于察举制和征辟制是由别人直接推荐选取官员,科举制是通过平等考试择优录取官员的。

唐朝三省六部制和汉代中外朝制度的不同:①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外朝中,中朝(也叫内朝)官员地位较低,但是权力很大,外朝的最高首领是宰相。

主要标准:家世和品行。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主要标准:考试成绩。具体介绍:察举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科举:察举制与征辟制的区别是什么

1、察举制征辟制的区别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察举制采用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 “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叫“荐举”。

2、第二,方式不同 考试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向朝廷推荐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进行任用。征收制度:朝廷或三公以下召布之人授官职,皇帝招募社会名流召征,三公以下高官聘布召其幕僚、官员。

3、举荐制是作为对察举的补充而出现的,目的是能使平民百姓中有才能的人也能为朝廷效力,对被举荐的地方信用和名望要求较高。

4、察举和征辟,对于原先实行的世禄世卿制来讲,是一大进步。

5、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摘自百度百科)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通过选举产生新的官员,不同之处在于察举制和征辟制是由别人直接推荐选取官员,科举制是通过平等考试择优录取官员的。

6、所以征辟作为对察举制的补充,它和察举一起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总体。

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1、察举制: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相比更加明显。

2、特点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主要是根据人的“德行”,通过举荐和策问.在经过一定的考试后。授以相应官职。

3、察举制在实行初期,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但由于察举制基本上是推荐、保送制,荐举者权力极大,所以其腐败也就势所难免。

4、至此,汉代察举制制度正式形成,并完全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二)以地方官员推荐为主要方式,较原来的选拔制度更加公平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