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的河流之所在,何处可寻?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26 18:56:41 阅读数:29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说说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的区别

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一样,独立于八大地方总督之外,他的主要职能便是负责管理运河。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是一个相互配合的职位。利用漕运征集粮草,那必然要确保河道畅通,因此河道总督要负责疏浚航道,防洪驻堤等。

漕运总督官秩和地位与清朝八大地方总督一样,只是所负责的事务不同而已。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总管安徽、江苏(含上海)和浙江三省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

但同时由于运河情况复杂,治理维护殊为不易,所以河道总督落马的风险系数也比漕运总督高。

清朝有两个专业总督,即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说的通俗一点,河道总督是种树的,漕运总督是乘凉的。河道总督要在河务上风吹日晒,到处修修补补,是官场上有名的苦差。

江南河道总督院部在哪

江南河道总督全称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简称南河河道总督、南河总督,是清代设在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

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由山东济宁移驻清江浦。后短暂迁回四年。雍正年间,河道总督一分为三,其中江南河道总督驻节清江浦,管辖淮扬、淮海、淮徐三道。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清河县治于清江浦。

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分设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驻节清江浦;以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东河总督),驻济宁。次年又增设直隶河道总督(北河总督),归直隶总督兼领。

久而不衰。”挽湖束水畅漕运,水畅河清天下安。淮安江南河道总督部院大殿里展示的明清两朝治水主官共计一百四十余人,能够“绩奏安澜”张榜上墙的只有二十多人,像靳辅这样做到“河以治安者五十年”的更是凤毛麟角。

淮安有2200多年建城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曾经淮安“因运而兴、因运而盛”。

清朝在设立两江总督时,便在辖区上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整,最初两江总督的前身是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管辖,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河南4个省份。

【原创】清代的河员结构及河厅的奢靡景象

清代各河厅之主官,为河道总督及管河道员之属官,秩正五品,掌理厅属之河工事务。 至光绪年间,全国共置管河同知二十二人,分布于各河厅。

推原其故,总由河员等奢靡相尚,挥霍性成,甚或假公济私,侵帑肥橐,以报险为恐吓,滥支滥应,丧尽天良。”道光二十三年中牟大工,堵口共用银达一千一百余万两。大工堵口,已成为河工舞弊的渊薮。

秦淮河河房的建筑风格和南京古民居房的建筑风格一致,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的特点。秦淮河河房的墙体主要都是清水砖墙,这和徽州建筑的粉墙黛瓦有着明显的不同。

同明代一样,清代工部掌河渠之政,下属有都水清吏司郎中、员外郎和主事,“分掌器仗、织造、河渠、水利、桥道、船只之事”[6];不过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总河一职为定职。

明朝:以黄河下游地区、苏(州)松(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江地区为多,多发于夏季(参见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性气候)明代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平均约七个月有一次决口,因此,治河任务十分繁重。

清朝的总督有哪些?各个总督管辖地区是哪些?(如两江总督管辖范围)

1、两江总督:全称“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由于清初江苏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称为两江总督。

2、清朝的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其中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又新增了一个总督,那就是东三省总督。

3、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都担任(包括实授和署理)过两江总督。四川总督管辖四川省。清朝时期的四川省,除了今天的四川省全境外,还包括重庆市。担任过四川总督的名人中,值得一提的是丁宝桢。

4、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清朝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5、“两江”是清朝的财赋重地,在“8大总督”当中,两江总督的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因此,历代两江总督也都是朝廷重臣,如: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6、两江总督管辖范围: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靳辅是怎样治理黄河的

1、清朝采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方法治理黄河。清初,康熙皇帝曾任用靳辅大治黄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不治海口,而惟务泄涨,导致海口渐淤,河底渐高。自清中期以来,黄河下游的决口日渐频繁。

2、在疏浚河口时,靳辅、陈潢创造了带水作业的刷沙机械,系铁扫帚于船尾,当船来回行驶时,可以翻起河底的泥沙,再利用流水的冲力,将泥沙送到深海中,这是我国利用机械治河的滥觞。

3、此外,靳辅还提出了开挖“中河”的方案,使运河中的漕船能避开水浅沙多的黄河河段,从新挖的河段经由。康熙非常认同他的治河方案,靳辅在河流总督地位上勤勤恳恳,同心扑在治河事业上。

4、靳辅治河的措施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疏浚河道,开凿引河。明朝潘季驯治理黄河主要在于堤防,但是忽略了疏导。清初,黄河上下决口七十八处,堤防之法已经行不通。

5、第二年,等平定“三藩”的战事一出现转机,康熙皇帝就毅然决定,着手治理黄河。他选用了精明能干的武英殿学士靳辅当河道总督。

清朝为了管理黄河的最高行政长官是谁

清朝为了加强对黄河的治理,任命了专门管理黄河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一长官的名称是河道总督。

靳辅。靳辅(1633年—1692年12月26日),字紫垣,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大臣,水利工程专家。清顺治时为内阁中书,康熙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抚,参与平定三藩。

清朝采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方法治理黄河。清初,康熙皇帝曾任用靳辅大治黄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不治海口,而惟务泄涨,导致海口渐淤,河底渐高。自清中期以来,黄河下游的决口日渐频繁。

导读: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者数省经济、行政、军事的最高长官称“总督”,也就是影视剧中我们常能够听到的“制台”。

亦未成为官名。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