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残损之手掌传递怎样的意义(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的读后感悟)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27 09:08:07 阅读数:27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手掌”象征什么?

1、“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诗人一开始就用沉重的笔触,道出了他虽然自己身残,却更伤痛于祖国河山的残损。

2、残损的手掌这个形象指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作者戴望舒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刚好是被日本侵略者关押在监狱里,受尽折磨,作者借自己伤痕累累的手掌,联想到日寇铁蹄下伤痕累累的中国。

3、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1941年,表现了诗人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的真实感受和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从北到南,感受祖国的悲伤和希望。

4、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创作背景:1941年,日本侵占了香港,戴望舒因从事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尽摧残。诗人在狱中写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沉雄的诗篇,以奔涌着的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激情,给他后期的作品铸造了新的内容和风格。

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

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

简析戴望舒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题意蕴。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1941年,表现了诗人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的真实感受和对祖国的真挚感情。

残损的手掌这个形象指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作者戴望舒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刚好是被日本侵略者关押在监狱里,受尽折磨,作者借自己伤痕累累的手掌,联想到日寇铁蹄下伤痕累累的中国。

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残损的手掌”成为他描绘自我深刻体验的最佳方式,成为获得这首诗的残缺美、悲剧美、崇高美的独特机缘。戴望舒的这首名作,可以说整个是以超感的方法写成的。

简析戴望舒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主题意蕴。

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篇1 戴望舒用深重忧郁的口吻缓缓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惨遭侵略者蹂躏的中国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饱经风霜的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加以一连串的比方与明喻,尽情地歌颂和赞美,使爱国主义感情得到升华。原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残损的手掌这个形象指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作者戴望舒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刚好是被日本侵略者关押在监狱里,受尽折磨,作者借自己伤痕累累的手掌,联想到日寇铁蹄下伤痕累累的中国。

创作背景:1941年,日本侵占了香港,戴望舒因从事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尽摧残。诗人在狱中写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沉雄的诗篇,以奔涌着的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激情,给他后期的作品铸造了新的内容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