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定律的三个表达方式(亨利定律例子)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12 21:48:41 阅读数:7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亨利常数的常用表示

1、R=V/I。P=IV 。关于亨利定律的介绍如下:亨利定律,是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由英国的Henry(亨利)在1803年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规律时发现。

2、“H”代表电感单位亨利。亨利是电感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符号表示为H。此单位是以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的名字命名的。如果电路中电流每秒变化1安培,则会产生1伏特的感应电动势,此时电路的电感定义为1亨利。

3、PB=kB(x)xB PB=kB(m)mB PB=kB(c)cB 式中xB是溶质B的摩尔分数,mB是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1,cB是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dm-3,KB(x),KB(m),KB(c)均称为亨利常数。

4、Kh:Kh通常表示气体的亨利常数(Henrys Constant)。它是用来描述气体在液体中溶解程度的指标。Kh值越大,表示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越高。

亨利定律是啥?

在等温等压下,某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

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其克分子分数的乘积。亨利定律是1803年亨利在对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中得出的。亨利定律指出: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1803年英国化学家w.亨利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时,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一种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平衡压强成正比”。

请问各位谁知道有关气体溶解度的“亨利定律”的相关知识?

1、Pg为气体的分压。H能够很好的表示气体的溶解量,但是Henry定律只适用于溶解度很小的体系,严格而言,Henry定律只是一种近似规律,不能用于压力较高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Henry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压力无关。

2、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度,在1803年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根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称为亨利定律。

3、亨利定律,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可表述为:“在等温等压下,某种挥发性溶质(一般为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溶质的平衡压力成正比”。

4、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1803年英国化学家w.亨利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时,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一种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平衡压强成正比”。

5、低温。在等温等压下,某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这就是亨利定律,亨利定律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6、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H2O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