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州石鱼文字的珍贵记录(重庆石鱼)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13 16:36:41 阅读数:9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涪陵白鹤导游词

1、白鹤梁上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

3、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这里保存了大量古代题刻,记录了长江流域的水文历史和人文景观。

重庆涪陵白鹤梁上的石鱼为什么可以记录水文情况?

古人有“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的说法,与长江水流平行、时而沉没时而露出的这两个地理特征,使白鹤梁具有了观察和记录水文的天然地理优势。

白鹤梁保留下的近现代水文站设立以前的历史枯水水文题刻共计85则,其中有绝对枯水水位数字的题刻20则,记录下了长江上游涪陵当地60个年份的枯水水位数据,从而使长江上游的枯水水位资料系列向上延长了1100多年。

白鹤梁题刻之所以被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一绝,而又受到国际水文组织的高度赞誉,主要还在于白鹤梁题刻本身的价值。刻石鲤为水标,以它记录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歉,这是涪陵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鱼”的方法记录长江枯水水位。

涪陵白鹤梁石刻的题刻组成

1、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道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梁体分为上、中、下3段。而题刻区,就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共有174段题刻,有着“水下碑林”的美誉。

2、除此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至巫山段,以涪陵白鹤梁题刻为代表的枯水题刻及题刻群共有七处,以重庆朝天门灵石题刻最早,据记载始于汉代。

3、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现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

4、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资料

1、白鹤梁 位于涪陵市城北长江南岸大江中的天然石梁上。石梁自西向东,长约1600米,平均宽度约15米。由于所处地势较低,夏秋之季没于水中,是长江中上游著名的水文古迹。

2、白鹤梁所记载的1200多年的枯水水文情况,忠实地记录了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1200余年间74个枯水年份的水位,系统的反映了长江中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的规律。

3、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上游重庆直辖市涪陵城北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m,宽约15m,因长年有白鹤驻足于此,故得名白鹤梁。 也有人说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一个叫尔朱通微的人有关。

4、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上游中,是三峡景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只有在每年13月到3月时才会露出水面。

5、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靠近涪陵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是一个长约1600米,宽15米的袖珍小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三峡大坝蓄水后,它就沉入几十米的水底,再也不能露出水面了。

6、白鹤梁题刻,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涪陵白鹤梁石刻的题刻价值

长江之尺,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介绍: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在长江三峡的水文题刻群中,涪陵白鹤梁题刻尤为珍贵。它所设定的“石鱼水标”形成了“古代水文站”,是古代水文观测领域的一大创举。

镌刻生辉,体现了题刻的艺术价值:白鹤梁题刻汇集了唐宋以来千余年各派书家遗墨,隶、豪、楷、行、草皆备,还有巴思巴文;书体风格颜、柳、欧、苏俱全。

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众多珍贵题刻堪称国宝,令中外专家和游客惊叹不已。与水文科学有关的题刻108件,故有“世界水下碑林”美誉。

白鹤梁是长江中一道长1600米的天然石梁,梁上刻有自公元763年至1963年间的题刻,记录了长江涪陵段1200余年间的枯水水文,极具水文科学价值。该遗址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