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镇流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4 14:57:54 阅读数:3人阅读
  1. 镇流灯泡原理?
  2. 电子振流器的作用?
  3. 雨棚灯的作用是什么?
  4. 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镇流灯泡原理?

电路分为三部分:

1.整流滤波,220V交流电经过D1D2D3D4桥式整流和C5滤波,给后面电路提供300伏直流电,极性为上面正极,下面负极。

2.三极管振荡开关电路,其工作原理:当电源刚刚接通时,300伏直流电压经R1,R2,C2构成回路,C2两端没有电压,三极管Q2截止。Q1也截止。同时,直流电压经过R1,R2分压经变压器的原边2,1端和扼流圈L2,L2~以及2个灯管的灯丝、C5,C5~和上面的灯丝到电源正端构成回路,预热灯丝。R2,C2同时有2个电流流向负极。

然后,C2的电压上升到使DB触发二极管导通,给三极管Q2基极提供电流,

Q2导通。

Q2导通后,R2C2放电到约等于0,灯丝回路向Q1送电,Q1具备导通条件,Q2截止。同时,变压器副边的极性使Q1Q2的导通、截止起到助力作用,电路就此震荡起来。

当灯丝热到一定程度,内阻下降辉光放电,使得高频扼流圈与电容的谐振回路由谐振变为失谐,电压下降,电流增加,维持灯管发光。

电子振流器的作用?

  日光灯镇流器有两种。

  电感式镇流器:利用启辉器使电感中电流突然中断,产生很高的反电势,与外电源叠加后,将灯管点亮;灯管启动以后,电感又起限制电流的作用,避免灯管中电流过大,所以就有了“镇流”的名称。

  电子式镇流器:将220V交流电,经整流、逆变成高频电流,直接点亮灯管。由于频率高,所以有效地消除了灯管的频闪现象,而且即开即亮,没有启辉的过程。

雨棚灯的作用是什么?

  日光灯镇流器有两种。

  电感式镇流器:利用启辉器使电感中电流突然中断,产生很高的反电势,与外电源叠加后,将灯管点亮;灯管启动以后,电感又起限制电流的作用,避免灯管中电流过大,所以就有了“镇流”的名称。

  电子式镇流器:将220V交流电,经整流、逆变成高频电流,直接点亮灯管。由于频率高,所以有效地消除了灯管的频闪现象,而且即开即亮,没有启辉的过程。

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镇流器是气体放电灯工作时必不可缺的配套附件,其功能:

高频电子镇流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1、产生高压,起辉灯管

  2、灯管起辉后起镇流(限流)作用,使灯管正常稳定地工作。

  气体放电灯都有较高的启动电压和低放电维持电压。当灯通过高压启动后,电压下降,电流加大,如不加限制,灯电流将不断加大直至使灯烧毁,所以必需在放电灯的点灯回路中串接一个与灯的类型、规格匹配的镇流器提供使灯启动的高启动电压,并限制灯电流使之稳定在所规定的范围。

高频电子镇流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工件过程是:开灯后,镇流器、灯管、启辉器(跨接串联在灯管灯丝电路中)串联成回路,启辉中的氖泡点亮,发热,使其中的双金属片弯曲,氖泡被短路;电源-镇流器-灯丝构成的回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同时氖泡被短路后,双金属片冷却复位断开,使电流中断。由于电感中产生的反电势与电源叠加后加在灯管两端,高电压使灯管中气体击穿点亮,点亮后灯管两端电流大增,电压下降。这时靠串联在电路中的电感来限制电流,故得名“镇流器”。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问世于八十年代初,由荷兰飞利浦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由于它与传统的电感式镇流器相比,特别在电性能上更有独特之处。实际上是一个高频谐振逆变器,它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低电压下仍能起动和工作,无频闪和噪声。但是,该电路的工作频率高达20~30kHz,因此有较严重的射频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影响其他电子仪器的正常工作,还容易对电网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经过实际使用,它的寿命(和对灯管寿命的影响),都不如电感式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