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之中的诸法空相究竟蕴含何意义?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6 22:01:16 阅读数:3人阅读
  1. 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2. 般若波多密心经的翻译?
  3. 空相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一些难度。难度在于,以我们三维物质世界的人的理解、感受去揣摩佛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佛学中不可说,不可说的道理。

很矛盾,如果不说的话,广大信众永远也不会明白,说了吧,又是词不达意,总之就是一个字,难。

下面笔者试着去阐述一下心经中,尽量地用语言去接近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这句话,首先讲一讲无明。

无明,可以理解成为抛去意识后一动不动的平静。引入两个词,一个词叫做明觉,另外一个词叫做觉明。首先先说明觉。

明觉,是先明后觉的意思。明,可以理解为形成意识的意思,觉,可以理解成为觉知的意思。明觉,就是由于意识的形成从而产生了觉知。

觉明,可以理解为反向的。正是有了觉知,才知道明这个意识是人的最终归处。

那么读者现在可以明白了,无明是什么,无明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意识的平静。而这个平静的归处,就是觉明开始的地方。

无无明,连个无明都没有了,叫个什么?叫佛,叫菩萨。这就不能叫做状态了,叫境界。

这个境界,有无限趋于终点的尽头吗?没有!

心经之中的诸法空相究竟蕴含何意义?

这就是大如宇空,小如芥子的真正含义。

我只是简单给你讲下,更深层的领域只能你自己去悟。“无明”指轮回中的众生心智被虚幻的妄想和迷障所困,无法求的真相的状态。无无明,字面意思就是“没有无明”,就是有“无明”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存在,是假象,“亦无无明尽”字面意思:也没有“无明”被除掉,无明既然是假象,是内心幻象,所以并不存在要去除什么东西。《金刚经》其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法空观,你所在的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并不实在,包括你要去除的这个“无明”,也是假的,并不是真的有一种实在的东西叫做无明,可以被你去除的。真实的实在,并不存在无明这个概念,也不存在消灭掉无明的概念。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去除掉一个不存在的无明,而是学会放下“无明“和“消灭无明”这个二元的概念。

说白了就是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懂得感恩,学会放下,心有所仰,行有所止。佛法缘圆,道法自然,不希你看破,但望你有度。渡人者渡己,渡己者渡人,守德行善,孝老尊幼,还何惧可有!

般若波多密心经的翻译?

展开全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心经之中的诸法空相究竟蕴含何意义?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 碍 无 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心经之中的诸法空相究竟蕴含何意义?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全文结束 ————

空相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假象;幻象。

出自《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金 王若虚《文辨一》:“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而以为不必存。”苏曼殊《本事诗》之十:“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意思:佛教语,假象,幻象;指真空的本体;复姓。

出处

《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

金 王若虚 《文辨一》:“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而以为不必存。”

苏曼殊 《本事诗》之十:“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浄,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