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门下出现在哪个朝代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7 21:05:13 阅读数:5人阅读
  1. 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2. 中书省和门下省哪个大?
  3. 中书门下的唐朝?
  4. 中书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省长官在魏晋为中书监及中书令,隋代废监,仅存中书令一职。唐在中书令之下设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皆为要职。宋代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

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李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中书省和门下省哪个大?

1、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2、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所以门下省权力大。

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曹魏改称中书监,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

唐宋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宰相;以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为固定编制的宰相;以中书舍人为核心官职,掌管省内机枢政务。元朝时中书省设中书令为最高长官,其下设中书丞相,总掌全国之政。明朝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统辖六部,洪武十三年废除。

中书门下出现在哪个朝代

中书省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掌管制令决策,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中书令不常设时,副长官中书侍郎即为首席宰相。南北朝、唐朝中后期及宋朝,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行使宰相权力。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门下省一般设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宋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神宗元丰改官制,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南宋初,中书、门下合并为一。辽金亦置门下省。元以后废。

中书门下的唐朝?

中书门的由来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亦为宰相。   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家统治面临着许多新的转折,行政使职大量出现。在不断派遣使职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行政机制,临时派遣的使职演化为固定的职务,并逐渐形成一个与原有尚书六部行政体系不同的、按照新的机制处理政务的体系。使职的出现和原有的行政部门使职化,势必与原来由尚书六部统领寺监和州县的行政体制发生冲突。而且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以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这又进一步引起宰相制度和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后果是:由于中央使职行政体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对地方政务的领导权,中枢体制中三省制受到冲击,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 中书门体制的建立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行政体制依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使职差遣在安史之乱前已经很普遍,但安史之乱给唐帝国带来的一场全国性战争,为唐王朝的统治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从而促成系统的使职体系初步形成。尽管代宗和德宗初期有过恢复三省制的改革,但都未能坚持。到贞元时期全国政务汇总于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枢纽的地位终于巩固下来,并奠定了五代及两宋宰相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以后,三省机构依然存在,且三省出入命令的分工在形式上更趋严密和完善。但三省与宰相分离,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在这种体制下,中书门下直接指挥诸使、诸郡、诸军执行政令,宰相对于行政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强,甚至直接下行过去由尚书六部处理的事务。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的作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而不再是“坐而论道”的咨询者。这是中国中古时期君相关系和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转变。

中书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中书省

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曹魏改称中书监,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

中书门下出现在哪个朝代

唐宋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宰相;以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为固定编制的宰相;以中书舍人为核心官职,掌管省内机枢政务。元朝时中书省设中书令为最高长官,其下设中书丞相,总掌全国之政。明朝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统辖六部,洪武十三年废除。

中书省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掌管制令决策,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中书令不常设时,副长官中书侍郎即为首席宰相。南北朝、唐朝中后期及宋朝,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行使宰相权力。

现代行政区划的“省”,即来源于元朝中书省设于各地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天下政务,又于各路设置行中书省,分掌地方政务,归属于中书省管辖,行中书省管辖的区域即省级行政区划的雏形。中书省为中央政府,行中书省为省级政府。

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1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2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3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中书门下出现在哪个朝代

中书省由中书令,侍郎,中书舍人三个部分组成

中书令二人,正三品,高宗龙朔元年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右相。光宅元年,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称内史。开元元年又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称紫微令。后复旧称。中书令为一省之首官。

又置侍郎二人,正四品,为中书令之副,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又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