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繁盛时代终结的关键时刻是哪一事件呢

作者:admin 时间:2023-08-18 15:04:13 阅读数:48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宋对外战争胜率70%,大唐听到后为何发笑?

1、第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征战的地域不同,唐朝的对外战争一般都是为了开拓疆域,获取更广面积的领土,所以有很多战争都是脱离了本土,而脱离本土后的士兵无论从哪方面都无法很好的适应,这就大大影响了作战效率与胜率。

2、从综合力量上来看,宋军的战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胜率也是比较高的。

3、同样的,宋朝的对外战争,其胜率竟高达70%,但依旧檀渊之盟,靖康之耻,嘉定和议,最终国破家亡。

4、而宋朝因为军事羸弱,主要以防御战为主,而防御战如果胜率低的话,那么早就亡国了,所以宋朝对外战争胜率的确不错,是偏高的。

堕落的名将,为何高骈在关键时刻不出兵堵截黄巢,坑了一把大唐吗?

然而,尽管唐僖宗无能,他还是起了一个有名的高骈,出身名门,将来要反抗黄巢。但在关键时刻,高骈没能抵挡住黄巢起义军的北进,甚至被《新唐书》列入《叛贼列传》。

不过虽然唐僖宗昏庸无能,却还是启用了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将来抵抗黄巢的起义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骈了。

因为高骈帮助越南收复了大量失地,同时建立了现在越南首府的前身;而在国内,由于高骈晚年自持奇高,心存傲气,逐渐成为一方大军阀,不听帝王的命令,不出兵平乱,同时高骈晚年沉迷修仙之道,被人利用,最终惨死,被视为大奸臣。

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的职位不仅仅靠祖传,而且还是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高骈从小就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尤爱研习兵书。唐懿宗初年,曾经是大唐好朋友的党项族叛乱,就是拓跋氏他们家。

高骈曾作为唐朝大将军帮助越南抵御外敌侵略,并且还帮助越南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促进了越南的社会进步,在越南高骈有着极高的声誉。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

李世民正围攻洛阳,关键时刻郭子和戳马蜂窝,差点终结唐统一大业了吗...

1、李世民暂时不攻洛阳,而是先逐个拿下洛阳附近的城镇。 当洛阳成为一座孤城、粮道被切断后,李世民才驻军洛阳北面的邙山,居高临下,像老虎的眼睛盯肉那样盯着洛阳,盯得王世充毛骨悚然。

2、最终,李世民是以围攻、断粮和水攻,才打败了王世充的军队,俘获和接收了降兵降将。 王世充打不过李世民,不得不守城自保,同时向窦建德求救。李世民开挖战壕,将王世充围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