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肠套叠的常见症状及警示信号(小月龄宝宝肠套叠)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22 07:06:11 阅读数:12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宝宝“肠套叠”的原因和症状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

还有促发因素可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改变,从而诱发肠套叠,如饮食的改变、病毒感染及腹泻等等。

另外有些促进因素,可以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如饮食改变、病毒感染及腹泻等,可以诱发肠套叠的发生。

在发病30分钟以内,第一目击人必须想到肠套叠的可能性。实际上,妈妈和最初看病的医生往往没注意到是肠套叠,等病情恶化后出现肠破裂,引起腹膜炎后才将婴儿送到外科。

肠套叠的症状 肠套叠的好发期,通常为1岁前5至10个月大的婴儿为主,致病原因仍不明;肠套叠属于儿科急症,突发的痉挛性腹痛且并有呕吐、腹痛及解血便等都为典型症状。

准确判断宝宝肠叠套,如何抓住宝宝救命黄金8小时?

1、出现便血的情况。医学研究统计,百分之八十的小儿肠叠套患者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在患病后的6到12小时便血,但是也有的小孩在3到4小时以内就会开始便血。

2、先看宝宝哭闹时表现,是否腿伸到腹部并蜷起,是否为间歇性哭闹腿部高高翘起如果宝宝哭闹时,腿部高高翘起,并使劲向腹部蜷缩,那是因为他觉得腹痛了。这时就要联想到是否为肠套叠。

3、在肠套叠的最初几小时,排出的大便的可能还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套叠部位的肠道发生水肿,黏膜渗血,因此,宝宝会排出果酱样的大便。除此之外,发生肠套叠的宝宝,因为腹痛还会有面色苍白、双腿蜷曲、躁动不安等表现。

4、第三种表现是血便。这种情况多见于病后6到12小时,宝宝的便便通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也可能是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没有臭味。而最后一种表现则是腹部出现肿块。

5、幼儿肠套叠多数是以回肠末端套入结肠,盲肠和阑尾也随之套入。这种回结型肠套叠多见于肥胖健壮的婴幼儿。

6、腹痛 这是肠套叠的主要症状,突然发生,呈阵发性疼痛,孩子会突然性剧烈哭闹、尖叫,面色苍白,出冷汗,下肢屈曲或腹部翻挺。多于数分钟内平静,短时间隔后再次发作。多次发作后间隔缩短,间歇期嗜睡。

小孩肠套叠是什么症状?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腹痛,病者面色苍白、出汗、呕吐和果酱样血便。腹部检查可摸到腊肠型、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一定疼痛的肿块,常位于脐右上方。

常见的表现有:(1)阵发性哭闹:为首发症状,系肠绞痛所致。

典型症状:腹痛、便血和腹部肿块。手术指征:①复位失败;②病程超过48小时或疑有肠坏死;③空气灌肠后出现腹膜刺激征或全身情况恶化。

体质较弱或在肠炎、痢疾基础上发生肠套叠的病儿可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较大儿童患肠套叠时腹痛发作间歇期一般较长。(2)呕吐:肠系膜受到牵拉引起的反射性呕吐。

○小儿肠套叠多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平素健康的宝宝若出现腹痛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肿块等症状,应引起警惕。○该病比较凶险,需要抢时间救治,否则可能发展成为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腹痛,病者面色苍白、出汗、呕吐和果酱样血便。腹部检查可摸到腊肠型、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一定疼痛的肿块,常位于脐右上方。

2、典型症状:腹痛、便血和腹部肿块。手术指征:①复位失败;②病程超过48小时或疑有肠坏死;③空气灌肠后出现腹膜刺激征或全身情况恶化。

3、.阵发性腹痛:腹痛突然发生,疼痛时病孩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有些病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但不久后上述情况又重复出现。

4、那么,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腹痛:腹痛是小儿肠套叠最常见的症状,但是由于宝宝自己不会详尽讲述,临床上可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屈腿、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时仍可玩嬉或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