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05 01:50:52 阅读数:5人阅读
  1. 高血压怎么能降压?

高血压怎么能降压?

高血压,一个像“定时炸弹”一样的存在。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也是许多疾病的诱因之一。

高血压患者可以运动吗?

答案是:可以运动。科学的身体活动是可以预防疾病的,既能愉悦身心,还能促进身体健康;对于高血压患者,鼓励量力而行地去运动,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措施之一。

有研究证实:运动可能使血压短暂升高,而规律运动堪比一线降压药:有氧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7毫米汞柱,抗阻运动可降低血压2~3毫米汞柱;运动还能使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0~30%。

高血压病患者在运动上是没有禁忌的,只要是你喜欢的安全运动都可以参加,比如快走、慢跑、骑车、跳广场舞、健身操、登山等有氧运动,还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力量训练,比如俯卧撑、平板支撑等。

运动频率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好每天都运动。所谓中等强度,就是会使心跳稍微加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可能微喘,能与人交谈,但不能唱歌,按步速来看,每分钟走120步;按心率来看,约达到“170-年龄”这个数值。而且,运动后休息10分钟左右,呼吸和心率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是合适的;若不能恢复,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

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这些情况要注意

1、血压过高别运动

当安静时血压超过180/110毫米汞柱,不宜进行中等或以上强度的运动

2、挑选运动时间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常处于较高水平,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锻炼

3、注意热身与放松

在进入正式运动前,要做5~10分钟热身运动,以防受伤。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可以放慢运动,或做些放松动作

4、注意身体症状

运动过程中,应密切留意自身感觉,若出现呼吸急促、心跳过快或不规则,应放慢速度或休息,如果感到胸痛、下颌或手臂等部位疼痛,应马上停止,并尽快就医

人一旦老了,高血压会悄悄的来!请抓住这7个先兆,防范于未然

高血压,以诊室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为标准,是血液在血管流动中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数值的现象,是一种“无声的杀手”大多数患者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病,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等等。

高血压疾病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令他们死于心肌梗死或是中风。而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如肥胖导致血脂过高、饮酒不离手、吸烟等等。

如何做好防治于未然的工作呢?其实高血压来临之前有一些症状很明显,建议你别错过。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气短,其实这也是高血压所反映的症状。高血压会令心脏壁增厚和失去弹性,从而导致血液传输不良。若是简单的运动就已经感觉到呼吸困难,你可能需要考虑心肺功能问题了。

2、视力模糊

视力模糊的原因很多,如眼部病变、糖尿病等,其中高血压亦是其中一个病因。高血压会损害视网膜中的血管,从而影响视觉神经,造成视力模糊。

3、头痛

头痛是恶性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会引起颅内高压,引起眩晕、头痛造成神经系统失常,出现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十分危险,是中风的前兆,需要及时治疗。

4、疲劳

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

导致疲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便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当血流量不足的时候,会引起疲劳和困倦,这主要是因为大脑缺氧,需要频繁地打哈欠来补充氧气。

5、皮肤变色

当皮肤发蓝或者出现紫色的时候,就需要引起的注意啦。通常是由于血液中缺乏氧气引起的。红细胞为身体运输氧气,所以皮肤显示得是淡红色或粉红色。但当氧气含量下降之后,皮肤亦会随之变色。

6、下肢水肿

造成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由于心脏病引起的。当血循环差,血液会回流到腿部的静脉里从而形成下肢水肿的症状。

7、注意力不集中

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功能衰弱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年纪轻轻便频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也有可能是高血压的迹象,是大脑缺氧的表现。

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沉默”的杀手,因此发现症状后,应该及时引起重视然后合理用药,如常用到的β受体阻断剂(立君宁)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由于生产工艺的缘故,能够在短时间内令血药浓度到达峰值,能够较快地稳定血压,也因为这个特性,也被用于突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治疗,能够快速起效,起到“救命药”的作用,但在使用时一定跟随医嘱,才能够有效地稳定血压。

1.增加运动量,多运动

运动能增加心脏和呼吸频率,随着时间的流逝,可以减轻动脉压力并降低血压。

每周建议中强度运动三到四次每次40分钟。

2.减肥

体重超重的高血压人群通过减肥也可以降低血压,也可以降低造成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3.减少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限制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减轻体重并降低血压。

4.多吃含钾食物,少吃盐

增加钾的摄入量并减少盐分摄入可以降低血压。

钾可以减少盐对系统的影响,并减轻血管压力。但是,富含钾的饮食可能对患有肾脏疾病的人有害,因此在增加钾的摄入量之前,请先咨询医生。

含钾量高食物:

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

牛奶和酸奶,鱼,香蕉,橙子,牛油果,地瓜,土豆,西红柿,菠菜

高血压患者饮食要低纳,低脂,低糖。

5.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一般钠成分比较高,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少吃。

6.停止吸烟

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并使心律升高,还容易造成动脉硬化。

7.减少过多的压力

我们生活在充满压力的时代,寻找正确减轻自己压力的方法对健康和血压都很重要。

练习深呼吸,散步,看书或听音乐都可以。

高血压降压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对于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如果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即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对于这些患者如果再合并有高危的危险因素,比如吸烟、糖尿病等,这种病人一般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若是轻度的高血压患者,比如其血压是临界的增高,收缩压为140-150mmHg,舒张压也就在90-95mmHg之间,且也不伴随有其它严重的危险因素或者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可以给病人3-6个月的时间,通过改变调整其饮食和及生活方式进行降压,但如果3-6个月随访的时候,血压依然不达标,也就是说没有<140/90mmHg,就要启动药物治疗,这个药物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因为有五大类高血压降压药,每一类降压药针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有不同选择性,就是说有些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别的患者不一样,所以看到家里头好多高血压患者往往和大家吃一样的药,这不科学,一定要因人而异,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对高血压患者本人最有益的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之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强调的是长期进行饮食控制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饮食要吃比较清淡的、绿色的蔬菜等;对于生活方式主要是要做规范的、规律性的、有氧的锻炼,另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不要熬夜、有情绪波动等状态。总体来说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一定要掌握的原则就是要坚持、要规范,一旦诊断为高血压,自己不要随便地停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所谓规范就是一定要定期检查,而不是吃上药之后就不管了,埋头吃。有的患者血压吃得很低了也不管,一定要杜绝这种现象。所以综合来说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全面的治疗,一定要是药物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

头晕、恶心、耳鸣,感觉像坐了云霄飞车似的,老是高高在上的血压,不仅是影响老年人,还击垮了很多身强体健的中青年,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那么为什么会患高血压呢?中医能治疗高血压吗?

从中医角度来看,根据高血压有头痛、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等临床表现辨证,其属于“眩晕”“风眩”。其发病多与意识不节、情志失调、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从古至今,中医对高血压的发生有十分全面的记载。《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高血压的发生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 海论》中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而导致髓海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诸病源候论 风头眩候》中有“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

根据发病病机的不同,中医调治高血压主要从调理脏腑入手,如肝阴虚阳亢则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痰浊中阻则祛痰清热、健脾燥湿;肝脾失调则疏肝健脾、调畅气机……

除了通过药物调治,恰当的自我管理也是有助于降压、稳定血压的。日常要规律监测血压,控制饮食,少食咸辣食物;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充足睡眠,对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